報告關系:加強欺詐檢測的關鍵
舞弊檢查是內部審計的一項任務,包括使命和技能,同時還受到專業懷疑態度和從業人員積累經驗的支持。 但是,它并不是憑空存在的:它需要正確的組織支持才能完全有效。 因此,報告關系的問題比人們可能想到的更為重要。
內部審計員的適當匯報線對于實現有效評估組織的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和治理流程所需的必要獨立性,客觀性和組織地位至關重要。通常,內部審計會向審計委員會報告,而行政或虛線報告則會向首席財務官報告。 2003年,內部審計師協會(IIA)批準了兩個報告關系,第一個報告關系是職能部門(對審計委員會),第二個是行政關系(對CFO,財務總監,內部法律顧問,或者在少數情況下,首席執行官)。
2007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內部審計部門中有47%會向CFO或CFO辦公室進行行政報告。但是,在最近一項研究中,對2012年內部審計的未來進行了研究的大多數受訪者預計,通過內部管理方式向首席執行官而不是首席財務官報告的內部審計職能的數量將會增加,這是內部審計小組相對獨立的共同基準。在某些行業,尤其是銀行和賭場,監管機構現在明確要求內部審計向審計委員會報告,以更好地確保職能的獨立性和完整性。在后安然時代,后世界通訊時代,許多強大的聯邦機構,包括聯邦儲備委員會和貨幣監察長辦公室都表示:“內部審計應向審計委員會報告;如果沒有,我們“要批評你。”但是,強有力的機構的有力聲明并非具有約束力的法律。除少數行業外,內部審計的報告關系仍然是管理決策。
即使像在大多數情況下那樣,內部審計主任在職能管理上向審計委員會報告,該主任每年會與委員會會晤四次,在正常業務過程中會與CFO會晤的次數更多。首席財務官自然會在內部審計項目的范圍內行使大量權力,并監督來自內部審計項目的結果和建議。盡管這沒有什么不妥當之處,但作為最佳實踐,內部審計師應直接向審計委員會或其等效機構匯報。內部審計與審計委員會之間的關系質量取決于有效的溝通。一項研究描述了內部審計負責人為促進與審計委員會的良好關系而采用的廣泛交流手段,其中包括:每季度或更頻繁地與審計委員會進行一次私人會議,與審計師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委員會主席,幫助制定審計委員會議程,向其審計委員會提供超出內部審計報告范圍的信息,并促進與審計委員會就主要風險主題進行定期討論。
有了對CFO和審計委員會的可靠和無阻礙的接觸,盡管鑒于人性的原因,這些困難永遠無法完全消除內部審計師遇到的一些困難,我們通過案例研究探索出的困難可能會減少,但只有當內部審計過程中的所有利益相關者達到一個新的卓越水平時,這一目標才會實現。
山東一友是山東用友授權五星級代理商,授權客戶服務中心,銷售服務:T1商貿寶批發零售版、T1財貿寶、T1工貿寶濟南用友好生意進銷存軟件。公司主要代理用友U8cloud、用友T3、用友好會計、用友T+。(用友銷售服務電話:0531-82825553)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