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管理軟件從發展最初便是以單一應用起家,如MRP、財務管理等等,但這些應用同時也造成了不同的信息孤島,后來,ERP套裝軟件的出現將各種細分的應用整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以人財物為核心的企業管理軟件,并一直在努力將信息化之初所形成的信息孤島打通。至此,管理軟件走上了一個分久必合的道路,許多大型的企業管理
軟件都希望做一個整合者的角色。總的說來,盡管大家都非常認可移動互聯時代,軟件的碎片化和輕量化也是趨勢所在,但其背后所隱含的龐大而又復雜的管理軟件體系,以及所要依托的平臺都不可或缺。
都說百度直達號和微信企業號的發布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在這個新的時代,傳統企業管理軟件將被顛覆,管理軟件的功能碎片化和應用輕量化未來將大行其道。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不管是碎片化、或者輕量化,都只是軟件所呈現的形式,這一趨勢下依然需要有所支撐才行,其中,平臺化正是核心所在。
但SOA、云計算的出現改變了管理軟件的這一格局,基于云平臺開發各種新型應用,或者個別獨立領域應用的SaaS軟件開始興起;不僅如此,管理軟件巨頭們也發現,單純靠一套系統包打天下
的做法并不現實。時至今日,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更是讓針對各種細分領域的應用百花齊放,這在個人理財類軟件、協同辦公軟件、客戶關系管理軟件等細分領域變得尤為突出。
即使是傳統的結構復雜、功能齊全的ERP套件也開始有了走向碎片化的趨勢,并以移動端的輕量化應用提供給最終用戶。不管是移動審批,還是移動財務,或者是移動人力資源管理,這些輕量
化應用的客戶端背后是ERP套件中一個又一個應用模塊。至此,功能碎片化、應用輕量化成為整個管理軟件行業的大勢所趨。
那是不是就意味著碎片化時代的到來,大家都去搶應用市場就好了?謝志華認為這是狹隘的看法。他表示,“碎片化人格“只要他需要的應用,而不是給他大而全的東西。但同時,怎樣才能
做到他需要什么你就能給什么?后臺必定有一個平臺做支撐。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謝志華認為,單做應用也是沒有競爭力的,因為移動互聯時代,APP開發是很簡單很容易復制的東西,平臺才是核心競爭力所在。用友UAP平臺的目標是,不僅能給客戶
提供他所需要的應用,而且可以提供可以開發個性化應用的能力。謝志華告訴記者,用友UAP還會考慮到,面向客戶的業務平臺,如何與客戶共同創新,產生新的運營平臺。這應該是所有平臺
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如何畫好互聯網平臺這個圓
企業希望轉型互聯網的意愿越來越強,連微信和百度都開始攻企業市場。如微信企業號、百度直達號這樣的第三方平臺在小微企業端咄咄逼人。但實際上,他們的應用一方面很難滿足大型企
業的復雜需要,另一方面,他們在底層數據交換上也顯得力不從心。
從跟客戶和伙伴交流的過程中,謝志華發現,很多企業的困惑在于,做完ERP后該做什么?面對互聯網化,怎么把ERP和外部的互聯網應用打通?這些問題該找誰解決?BAT嗎?顯而易見,是不
可行的。
盡管多年來,眾多管理軟件廠商都宣稱,自己的軟件是依據業界通用接口或者技術而實現,支持與其他異構系統的融合,但真正做過軟件實施的人都懂的,這種融合只是理想層面的,兩種來
自不同廠商的軟件若想無縫結合起來,基本上實施人員都要為此脫層皮,企業的CIO們同樣也會痛苦不堪。
騰訊、百度這樣強大的企業尚且如此,更不消說那些細分市場的軟件應用了。
在這種情況下,平臺化不僅成為眾多廠商爭相發展的方向,同時也是行業內的共同呼聲。這就如同智能終端領域的IOS系統和Android系統一般,幾乎所有的APP都是基于這兩大平臺開發,對于
用戶而言,他們可以隨意下載自己所需要的應用軟件。
對于企業級應用,又何嘗不能如此呢?如果有一個企業級的通用軟件平臺,所有的企業管理軟件應用都能夠通過這一平臺開發并下載,那么,對于企業來說,他們同樣也只需要下載企業所需要
的軟件即可。
互聯網化之后,問題來了,企業的這個平臺應該是什么樣的?
謝志華把企業信息化和互聯網化比做是一個圓。“原來的ERP是一個半圓,這個半圓已經很完整。但另一個半圓是個性化程度很高的,面向業務互聯網化的。“謝志華認為,只有靠開放的平臺
,才能解決另外那半個圓的問題。他告訴記者,用友UAP正在做的事,就是幫企業將ERP和其它系統結合起來,并且跟互聯網技術相結合,完成這個圓。
相較于消費級應用,企業軟件涉及經營管理、業務流程等,其應用不能像消費APP那樣一下子變得如此簡單,也不能像消費互聯網一樣隨意。而且,數據的安全性也是企業互聯網的考慮重點。
謝志華認為,這類平臺一定是可以支持各類業務應用開發,以滿足企業的各種個性化需要,支持企業的業務調整和發展需要;支持企業應用無縫集成,包括與外部系統的融合,使業務得到擴
展;支持各種互聯網以及新技術,如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移動開發,企業社交等,使平臺具有可持續性;同時更是全生命周期安全的。
與IOS系統和Android系統不同的是,企業管理軟件的平臺研發難度更大。Oracle公司盡管沒有特定的平臺名稱,但一直主打Oracle融合應用軟件、Oracle融合中間件等融合牌;SAP則主打HANA
平臺;用友公司則著力發展UAP平臺;浪潮有GS+平臺;普元有EOS平臺……這些平臺基本上都可以滿足企業級管理軟件的發展需要。
但在互聯網中,企業不僅于滿足于現有的應用,他們更看重平臺的穩定性、易用性、高效率、可持續性等。謝志華就表示,用友UAP平臺具有十幾年的深厚積累,技術實力是國內最強的;同時
,用友UAP一直重視生態圈的建設,UAP平臺不僅可以支持用友公司體系內的NC、U8、U9等應用,同樣也可以支持第三方基于該平臺所開發的應用。
但總體而言,市面上這么幾家主流的軟件平臺沒有一家的平臺能夠像IOS和Android那樣流行,這不僅與企業級應用的復雜性有關,也與平臺的成熟度不足有著莫大關系,更是與整個產業的發
展息息相關。
企業互聯網,平臺的構建至關重要。平臺市場的爭奪也將引起另一場硝煙。平臺廠商如何畫好企業互聯網這個圓,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